附子汤组成(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 - 问答 -

附子汤组成(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

很多朋友对于附子汤组成和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真武汤的组成是什么
  2. 附子汤是什么
  3. 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
  4. 有哪些汤剂含有附子这些汤剂由什么组成

一、真武汤的组成是什么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茯苓、芍药、生姜(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g,白术6g。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是代表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四方神祇。他们也被称之为四象,古语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青龙统领东方七宿,同样白虎统领西方七宿、朱雀统领南方七宿、玄武统领北方七宿,共计二十八星宿。四象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在那里它们被称之为四圣兽。

玄武又名真武,属水,代表北方的神兽,代表的颜色是黑色,五脏所属是肾脏。真武汤也是起源自《伤寒论》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医方论:此方取名真武,专治肾脏之剂。此方同朱雀丸一样,方名源自所能治疗脏腑的四象五行所属。

二、附子汤是什么

1、药用附子汤有很多种,都为温补类药物。附子汤【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人参(半两)茴香(炒.一分)茯苓(一分)山药(一分)甘草(炙.三分)干姜(炮.三分)【功能与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用法与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钟,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2、附子汤【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组成】附子(炮,去皮、脐)桂心各15克细辛(去苗)防风(去叉)人参干姜(炮)各18克【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或为末,用酒调下6克。【主治】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歪斜,昏晕失音,眼目瞤动,牙车紧急,不得转动。

3、附子汤【来源】《伤寒论》。【组成】附子15克(炮)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用法】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主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方论】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

4、附子汤【组成】附子1枚(重7钱,炮,去皮脐)。【来源】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引《孙用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四。【主治】霍乱,大泻不止。【用法】上为末。每服4钱,水2盏,加盐半钱,煎取1盏,温服,立止。

5、附子汤【组成】附子(炮)1两,独活1两,防风(去苗)1两,川芎1两,丹参1两,萆薢1两,菖蒲1两,天麻1两,官桂1两,当归1两,黄耆半两,细辛(去苗)半两,山茱萸半两,白术半两,甘菊花半两,牛膝(酒浸)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来源】《宣明论》卷一。【主治】肾脏风寒湿痹,腰脊疼痛,不得俯仰,两脚冷,受热不遂,头昏,耳聋,音浑。【用法】上为末。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6、附子汤【组成】甘草1两(炙微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赤芍药1两。【来源】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四○。【主治】伤寒大热,汗出热不去,腹内拘急,四肢厥冷,并下利。【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7、附子汤【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甘草(炙)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石膏(碎)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芎�6�7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20枚,细辛(去苗叶)1两。【来源】《圣济总录》卷七。【主治】风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5钱匕,水、酒共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人羸弱者,只用水煎服。

8、以上这些都是附子汤,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也有不同。附子有毒,一般大量服用会令人中毒死亡,而您所说的附子汤便是如此,其配伍中附子用量极大,会令人中毒死亡的。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三、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

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加方中;祛除寒湿温脾肾,主治肢冷身体痛。

附子汤组成(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第1张图片-

附子温阳散寒,化湿止痛为主药,重用白术化湿利痹,茯苓、人参补气健脾燥湿,复以芍药缓急止痛。

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化湿利痹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之病证。附子汤具有强心,利尿,抗风湿,止痛等作用。

组成:龙骨、甘草、芍药、干姜、黄连、石榴皮、阿胶、附子、黄芩、粳米

用法:上锉。以水八升,取三升,分三服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次服

出处:《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组成:附子、当归、人参、黄连、甘草、干姜、桂心、芍药、蜀椒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组成:附子、甘草、宿姜、半夏、大枣、白术、仓米

用法:上切。以水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

主治: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组成:附子、芍药、桂心、甘草、茯苓、人参、白术

用法:上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肉如锥刺

组成:附子、生姜、干姜、桂心、石膏、生犀角、地骨白皮、白术、独活、川芎

用法: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温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服汤后如觉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须臾歇汗后,以药末粉身。其汤须服五六剂,间三四日服一剂。其方服一剂后,量病情进退

主治:风病有因饮酒过节,不能盲语,手足不随,精神昏恍,得病经一两。经服生葛根等三味汤七日以后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附子汤

四、有哪些汤剂含有附子这些汤剂由什么组成

1、你好,有附子汤、加味附子汤、人参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

2、附子汤:【组成】附子二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日三服。

3、【功能与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4、加味附子汤:【组成】人参2钱,干姜1钱,白术1钱,细辛5分,甘草1钱,葱白1寸,大枣1枚。【主治】瞑目症。二目不疼不肿,紧闭难睁,头晕神昏。

5、【用法】水煎服。另用牙皂、镜砂、明矾各等分,为末,随前药水冲服。

6、人参附子汤:【组成】人参15克附子10克

7、【用法】附子10克加入水500ml,先在火上煎30分钟以上,小火熬至附子药水无麻感觉(用筷子到药水蘸一下,用舌尖尝一下),再加入人参15克,小火熬10分钟后就可以。

8、【功用】回阳救逆,大补元气,散寒止痛。

9、【主治】气滞寒凝所致的晕亡阳虚脱,肢冷脉微,散寒止痛。

10、桂枝附子汤:【组成】桂枝三两45g(去皮)甘草二两30g(炙)生姜三两45g(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15g(炮)

11、【用法】上药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12、【现代用量】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3枚)甘草(6克)附子(3—6克)

13、【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14、干姜附子汤:【组成】干姜60克附子5克(生用)

15、【用法】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16、【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17、“专家”团队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希望您继续选择“专家”团队为您服务。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附子汤组成和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附子 组成 功效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