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孩子风寒感冒 - 问答 -

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孩子风寒感冒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孩子风寒感冒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孩子风寒感冒***如何在家调理
  2. 感冒鼻子不通怎么通过食疗解决
  3. 怎么有效调理感冒

一、孩子风寒感冒***如何在家调理

1、症状:喉咙痒、打喷嚏、流清鼻涕、全身酸痛、怕冷、低热。

2、精神状态不好,食欲减退,尿多清长,舌头水滑、满白苔。

3、用电吹风隔一件衣服,把后背吹暖。

4、或用热水袋、红豆包微波炉加热,把后背敷热。

5、推拿:顺时针揉一窝蜂2-3分钟,捏脊7-9遍。

6、泡三伏姜红糖水,可以煮一分钟效果更好。或煮葱姜红糖水,三片姜去皮,水开后放姜,三根葱,要带葱白葱须,可以吃点姜。

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孩子风寒感冒-第1张图片-

7、鼻涕挂不住,寒气严重时可以先用空心掌拍头顶百会穴,感觉手会变冰凉。然后艾灸百会穴,再灸大椎穴、后灸涌泉穴。

8、艾叶生姜水泡脚,生姜不要去皮。(生姜皮有止汗收敛功效,生姜煮水发汗时要记得要去皮)

9、艾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面后前面。

10、风寒感冒2-3天还没好就会变严重,发展转化成寒热交杂感冒、重感冒。

11、症状:发烧、很怕冷、不出汗、头痛、鼻塞。

12、三片带皮生姜,三根葱白带葱须,一块新会陈皮煮水。陈皮冷水下锅,水开后然后放入葱姜,煮三分钟即可,可以吃点葱姜。

13、这种针对上焦解表的药不能久煮,会丧失药性。喝两三次,出汗一次散寒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出汗太多,不要退烧,出汗伤津会伤身体,更难调理。

14、然后调理饮食,吃简单易消化食物。多喝米汤补水,吃蔬菜面条馒头之类。严格忌口,不要吃鸡、鱼、肉等难消化的,肥甘厚腻和生冷的食物,不要吃零食。

15、扶正祛邪的推拿穴位:清大肠、清补脾、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捏脊。

16、发烧39度以上,刮痧大椎,拿捏大椎散热。

17、咳嗽厉害时食疗方:萝卜梨子煮水。

18、半个白萝卜去皮切片,1个梨带皮切片,带皮生姜3片,大蒜5瓣,冰糖适量,冷水下锅同时放入,水开后10分钟关火,当茶喝连喝7天。

19、感冒咳嗽没断根食疗:煮铁棍山药水健脾。

20、平时注意饮食,不要让孩子吃太好吃太多,积食内热容易引起发烧咳嗽,多运动,早睡觉,每天九点之前入睡。

21、孩子平时穿多了,吃多了都会引起上火。

22、️① *** 红色,颜色越深,内火越大。大肠内热,会引起肺火旺,便秘,流鼻血,发湿疹,上呼吸道疾病,咳嗽等。

23、去火蔬菜水果:白菜心、甘蔗、梨、白萝卜、藕、混合榨汁。

24、️②眼角眼屎多,肝火旺。煮绿豆稀饭,榨芹菜汁。

25、️③舌尖发红,小便黄,心火旺,煮莲子银耳羹,夏天吃鲜莲子。

26、️④舌苔厚,早上起来口角有白白的一层,唇红口臭,脾胃有热,积食严重。

27、焦三仙煮水喝,及时推拿,清胃经、掐四缝、揉板门、顺运八卦。

28、️⑤大便一粒粒的,大肠热。推拿清大肠,清胃经,清肠火和胃火。

29、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生病和去医院。

二、感冒鼻子不通怎么通过食疗解决

1、感冒鼻子不通,相信是很多人都遭遇过的麻烦,对于这种情况是需要自己注重护理的,特别是自己的饮食,一定要加以重视,要么感冒鼻子不通,应该如何饮食呢?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做出相关的解答,希望对各位能够有所帮助。

2、如果出现了感冒鼻子不通的话,那么可以用姜加红糖煮碗姜汤或泡姜茶饮用,以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姜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保护肝脏和胃,对治疗发烧、头痛很有帮助,但切记姜也会 *** 血液循环,若有发炎、出血之类的情形发生,则不建议饮用,以免恶化。除了姜,也可在饮食方面,多食用蒜头、红辣椒等较辛辣的佐料,既可增味提高食欲,又可帮体内杀菌,同时还能舒缓鼻塞、畅通呼吸道。该疗法对于缓解感冒鼻子不通,效果不错。

3、感冒鼻子不通中期饮用寒凉性果汁来缓解

4、对于感冒的病状,加重的情况建议大家补充一些偏寒凉性的水果来缓解,比如把梨炖成汤,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解热、止咳,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治热病,津伤烦渴,痰热,降火生津,但切记别生吃,因水梨属寒性,虽能降火退烧却易让咳嗽更严重。其它像甘蔗、莲藕、椰子的果汁,都是解热良方。

5、感冒鼻子不通,感觉非常难受,这个时候可尝试喝葱豉汤与四神汤。葱豉汤的材料很简单,只需取青葱的葱白部份,再加点豆豉即可完成,《本草纲目》记载葱白可治伤寒寒热,对于 *** 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效果会比姜还好,退烧效果尤佳。而四神汤的食材包括芡实、莲子、淮山(山药)、茯苓四种药材搭配猪肚炖汤,芡实防暑降温、莲子清热解毒、淮山化痰敛汗、茯苓可治寒热,不但能退烧,还能根治其他鼻塞、咳嗽的症状,并且能缓解肠胃消化不良。感冒鼻子不通的人不妨试一试,喝一些四神汤来进行缓解治疗。

6、在出现感冒鼻子不通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多吃一些有助缓解症状的食物,上文介绍的这些饮食 *** 大家可以借鉴,当然如果感冒鼻子不通,情况比较严重的,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接受正规检查治疗才行了。希望大家都能以自身健康为重,出现感冒鼻子不通,一定要加以治疗。

三、怎么有效调理感冒

风邪外感,营卫不和【症状】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饮,苔薄白,脉浮小数。【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方药】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各3克,白叩壳3克,鲜荷梗1支【用法】水煎服。【按语】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有汗不解,以桂枝汤加芳宣之品,祛风辟秽,调和营卫,故热退,风邪得解。2、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治法】辛凉解表【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用法】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此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表,宣肺化痰。3、感冒夹湿【症状】感冒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黄腻,脉浮微数。【治法】祛湿解表【方药】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壳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4.5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白3寸【用法】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按语】《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内而后调其内。”此属感冒夹湿,治疗先宜疏解,继用和脾消滞,清利湿热。4、湿浊中阻,肠胃气滞【症状】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二便俱少。【治法】祛表里之湿【方药】苍术4.5克,藿香6克,一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子9克,枳壳6克,生姜2片【用法】水煎服。【按语】此感冒为湿邪侵于表里之证。湿邪束于肌表,卫阳内郁失于敷布及温煦于外,则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则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均属湿浊内蕴之象。故治以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枳壳、陈皮行气宽中,以助湿邪之化除,更配生姜外达以逐在表里之湿邪。防湿郁化热,入黄苓、赤苓以清热渗湿。表里之湿解除则症自愈。1.基本治疗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2.其他治疗(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 *** 。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3。感冒的其他疗法1.敷贴疗法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2.外治法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3.饮食疗法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 ***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5。中医药方(一)【辨证】血虚外感。【方名】桑枝茅根汤。【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冷方南方。(二)【辨证】外感时疫邪毒。【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方名】青银汤。【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陈炯抗方。(三)【辨证】外感风热。【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方名】银栀汤。【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朱广华方。(四)【辨证】阴虚外感。【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方名】蓝地汤。【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退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程光正方。(五)【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方名】藿朴三仁汤。【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出处】孙克勤方。(六)【辨证】外感风寒。【治法】辛温解表。【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闻鸡方。(七)“寒包火”内热外寒型感冒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国平先生独创“感冒合剂”。具体方药如下: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5g柴胡10g黄芩10g板蓝根15g银花20g羌活10g苏叶10g薄荷6g6、食疗 ***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更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4、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5、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6、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7、姜丝可乐:鲜姜丝5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天数次。8、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9、银花薄荷饮: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日服3~4次。【按语】1.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2.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中医有效防治小儿感冒宝宝患感冒后,如果症状不重、没有发热,可根据出现的症状和表现,在家中向医生咨询,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药――妙招1服用中成药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妙招2施行中医推拿法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妙招3使用家居验方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家中应常备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因为小儿服药比较困难,所以在处方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剂戛小、疗效高的药物治疗。这样,中成药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较广泛,并且有些剂型如丸、散等,还可以调在乳汁、蜂蜜或粥内服用。现将家中常备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简单介绍如下:( 1)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丸(每丸重1。 5克),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3)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次,每袋24克。1岁以内每袋分4次服,1一3岁每袋分3次服,4-7岁每袋分2次服,8-12岁每袋1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 4)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丸(每丸重0。9克),日服2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5)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克,小瓶重1。 2克。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每服0。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6)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滞的常用成药之一。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 5克,每服1丸,日服2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7)牛 *** 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惊的主要成药之一。为蜜丸,每丸重1。 5克。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堕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8)香苏正胃丸.又叫香苏正胃丹。亦为蜜丸,每丸重1。 5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挟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每服1丸,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感冒西医治疗 *** 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有数十种,常用的有康泰克、康得(重感冒配方),复方阿司匹林(即apc)、速效伤风胶囊、快克、感冒通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复方阿司匹林和康泰克。复方阿司匹林的抗感冒效果良好,其多种剂型也给患者服用带来方便(请按说明书使用),尤其是其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普通消费者使用。一般感冒药8小时服用一次(不是通常理解的早、中、晚)。康泰克具有缓解技术,一次服用,可使血液中的药物的浓度保持12个小时的稳定状态,因此,康泰克只需早、晚各一粒即可。普通感冒,七天可自愈,不需用抗生素,但对于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婴幼儿患者,如病程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体炎明显,体温和白细胞增高时,可考虑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患有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等慢性病的病人,感冒后可加重原有疾患,导致呼吸及心功能衰竭。另处,病毒还可侵犯部分患者的其他器官,引发脑膜炎、心肌炎、肝炎、风湿病及肾炎等。所以,如果这次感冒症状与以往有所不同,或1周内症状仍不能消失,就需去医院诊治。

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孩子风寒感冒、感冒如何食疗调理身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感冒 风寒 食疗 调理 身体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