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的营养价值教学过程(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5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谷类的营养价值教学过程的问题,以及和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2. 谷类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3. 简述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大家好,这里是宜佰健康!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酱类、坚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获取能量、营养素和植物有效成分的主要来源。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莜麦、荞麦等。

谷类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国人民膳食中以谷类为主,约66%的能量(多来源于碳水化合物)、58%的蛋白质来自谷类。此外,谷类食物还供给较多的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故谷类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占重要地位。

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一般而言,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稻米中较高,小麦粉次之,玉米中较低。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直链淀粉为主。由于加工方式不同,谷类中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水平变化较大。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谷类淀粉的结构,培育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品种,以增加抗性淀粉或膳食纤维成分含量。

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 12%,其中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粉,小麦胚粉含量更高,每 100 g可达 36.4 g,莜麦面的含量也较高。谷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因此谷类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大米 77、小麦67、大麦 64、小米 57、玉米 60、高粱 56。

谷类脂肪含量多数为 0.4%~7.2%,以小麦胚粉中更高,其次为莜麦、玉米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更低。谷类脂肪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质量较好。从玉米和小麦胚芽中提取的胚芽油,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 60%,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谷类中的维生素主要以 B族维生素为主,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烟酸、泛酸、吡哆醇等,其中维生素 B和烟酸含量较多,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 B1和烟酸的主要来源,维生素 B2含量普遍较低,在黄色玉米和小米中还含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在小麦胚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维生素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因此,谷类加工越细,上述维生素损失就越多。玉米含烟酸较多,但主要为结合型,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故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居民容易发生烟酸缺乏病(癞皮病)。维生素E多存在于胚芽中。

谷类含矿物质约 1.5% 3%,包括钙、磷、钾、钠、镁及一些微量元素,其中小麦胚粉中除铁含量较低外,其他矿物质含量普遍较高;在莜麦粉、荞麦、高梁、小米和大麦中铁的含量较为丰富;在大麦中,锌和硒的含量较高。谷类矿物质与维生素一样,也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二、谷类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我国人民的主食。

人体每天所需的热能60%~70%来源于谷类,所需的蛋白质有50%~70%由谷类及其制品提供。我国主要的谷类食物是小麦和稻米,此外还有玉米、小米和高梁等杂粮。

由于谷类的种类、品种很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类和品种,也会由于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施肥、耕作方式以及加工 *** 等不同,从而导致营养成分有所不同。

谷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在70%以上,其存在的主要形式是淀粉。淀粉在烹调过程中因受热在水中溶胀、分裂、发生糊化作用,变得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热能来源。

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16%之间,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与理想蛋白质有较大的差距,一般都缺乏赖氨酸,而亮氨酸又往往过剩,造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这是谷类蛋白质营养价值不高的主要原因。

谷类蛋白质除了均缺乏赖氨酸外,小麦蛋白质还缺乏苏氨酸,玉米蛋白质缺乏色氨酸,因此它们的生物价值比较低,小麦粉仅为52,玉米为60。大米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除赖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略微不足外,其余各种必需氨基酸都比较丰富,因此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于小麦,其生物价值为77,不但居主要谷类食物的第二位,而且和许多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虾、肉等不相上下。尽管小麦蛋白质的生物价值低于大米等,但由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达10%左右;玉米粉的含量约为8.5%;大米仅为8%左右,因此小麦粉能比其它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其数量上的优势足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

谷类食物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元素,为1.5%~3%。大米在烹调之前经过淘洗,会损失掉70%的无机盐。大米蛋白质的含量又比较低,钙与磷的比值小,并且不含维生素D等能帮助人体吸收钙的营养素,所以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小麦中铁和钙的含量略高于大米,而且小麦粉在加工成食物的过程中,不必像大米那样经过淘洗,加热的时间又较短。

一般谷类中都含有植酸,它能和铁、钙、锌等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元素结合,生成人体无法吸收的植酸盐,所以人体对谷类中无机盐的吸收利用率很低。但由于小麦粉常是经发酵后蒸制成馒头或烤制成面包供人食用的,因此小麦粉中的植酸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被水解而消除。又由于小麦粉蛋白质含量丰富,消化时水解为氨基酸,能与钙等无机盐元素形成人体易于吸收的可溶性盐类,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据测定,小麦粉中铁的吸收率是玉米的2倍,大米的5倍。

谷类食物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硫胺素和尼克酸重要来源,一般不含有维生素C、D和A,只有黄玉米和小麦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

大米在烹调之前的淘洗,要损失29%~60%的硫胺素、23%~25%的核黄素,米越精白、搓洗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维生素的损失就越严重。因此在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如果长期食用加工精度过高的大米,再由于蒸制 *** 不合理,就容易导致脚气病及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玉米中的尼克酸主要以结合型存在,只有经过适当的烹调加工。如用碱处理,使之变为游离型的尼克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若不经过处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就容易发生尼克酸缺乏症而患癞皮病。

谷类一般含有少量的脂肪,为1%~2%。主要集中在谷胚和谷皮部分。小麦和玉米胚芽含有大量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其中亚油酸约为60%,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谷类的营养价值教学过程(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第1张图片-

谷类中脂肪的含量虽然很低,但它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其制品在蒸制后产生一种特有的香气。但是在谷类粮食的长期贮存中,由于空气中氧的作用,脂肪会发生氧化酸败现象,使谷类食物的香气消失或减少,并产生令人不快的陈味。因此脂肪的氧化是粮食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简述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谷类为禾木科植物的种子,我国食用的主要谷类为小麦及稻米,其次还有玉米、高梁、小米等杂粮。谷类食品的营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谷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变动在

10%左右,谷类蛋白质中氨基酸不平衡,一般都缺乏赖氨酸(叫之一限制氨基酸),其次,苏氨酸也少,为第二限制氨基酸,生物学价值(即可利用的比率)比较低,一般约为

2、谷类的碳水化合物形式主要为淀粉,含量可达70%以上,淀粉经烹调加热后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人体最理想又经济的热能来源。

1%~2%,主要集中于谷胚和谷皮中。小麦及玉米胚芽含大量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占

60%为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作用,所以胚芽油(加玉米脐子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运动员的食物中加入适量小麦胚芽对抗疲劳有一定作用。

P·P(尼克酸)的重要来源,维生素大部分集中在糊粉层、吸收层和胚芽中。加工过细或淘米次数太多可大量丢失。

1.5%~3.0%,其分布与纤维素一样,主要在谷皮和糊粉层中。无机盐中约有

50%~60%是磷,而且这些磷又多以植酸形式与钙、镁结合成盐而存在,出粉率高的面粉植酸含量高,不利于食物中

的吸收,对谷类的合理加工可以提高谷类的营养价值。

文章分享结束,谷类的营养价值教学过程和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谷类 营养 价值 食物 过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